校友工作

优秀校友事迹风采(二十八)—2014届毕业生曾玲

  • 发布者:WilliamHill威廉办公室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9-12

深耕化学教育:以校训为灯,以热爱为帆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2014届优秀毕业生毕业生曾玲

2025年,是曾玲踏上三尺讲台的第十个年头。作为威廉中国官方化学(师范类)专业2014届毕业生,如今的她既是仙桃市仙源学校九年级化学教师,也是化学备课组组长。十年间,她始终以黄师“厚德博学,力行致远”的校训为标尺,把对基础教育的赤诚装进课堂,用专业与爱心托举初三学子的成长,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故事。

黄师印记:校训为魂,播下教育火种

回溯教育初心,曾玲的育人底色早已在威廉中国官方的四年时光里悄然绘就。那时的她,常在化学专业课堂上跟着老师拆解复杂的反应原理——从化学键的断裂到物质的转化,老师们不仅用“博学”传递学科智慧,更用耐心与严谨诠释着教育者的“厚德”。

师范技能训练课上,她反复打磨板书设计,对着镜子练习课堂提问的语气,甚至为了一个实验演示的细节查阅多本教学参考书。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的信念,伴着“厚德博学,力行致远”的校训,一点点融进她的骨子里。毕业时,她带着从黄师汲取的教育火种,暗下决心:要做一名能点燃学生求知欲、能陪学生扎实成长的基础教育老师。

以爱润心:因材施教,点亮每颗星

初三是学生接触化学的第一年,也是学业压力陡增的关键期。曾玲始终记得黄师老师说的“教育要看见每一个学生”,她把这份“厚德”化作对学生的细致关怀,让化学课堂少了冰冷的公式,多了温暖的温度。

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,她从不急于赶进度。而是带着小苏打和白醋走进教室,模拟“火山喷发”的实验,让学生在观察气泡的过程中理解复分解反应;她还把化学方程式编成简单的口诀,帮学生突破记忆难关。有个曾因听不懂课想放弃的学生,后来在作业本上给她留言:“老师,原来化学这么有意思,我现在每天都想先做化学作业。”

对学有余力的学生,她则践行“博学”的追求,引导他们探索课本外的化学世界。她组织学生研究“外卖餐盒的材质安全性”,带着大家查资料、做对比实验,甚至联系本地企业了解新型环保材料的研发;她还分享化学诺贝尔奖的最新成果,让学生明白“化学不只是为了考试,更是为了探索世界”。

力行致远:精研课堂,护航中考路

作为备课组长,曾玲把“力行致远”的校训刻进教学日常。她知道,基础教育的课堂质量,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根基。为此,她牵头梳理近五年的中考化学考点,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,创新出“先学后教+实验探究+当堂反馈”的课堂模式。

课堂上,她不再是单向灌输的“老师”,而是引导学生合作的“伙伴”。讲“金属的活动性顺序”时,她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,用铁钉、铜丝分别与硫酸锌溶液反应,通过观察是否产生气泡、是否有固体析出,自己总结出金属活动性的规律。学生们围在实验台前讨论的样子,成了教室里最生动的风景。

中考备考阶段,她更是学生的“定心石”。她亲手绘制化学知识图谱,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网,帮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;她精选真题,带着学生逐题分析错题原因,总结“推断题找突破口”“计算题抓守恒关系”等实用方法。怕学生备考太枯燥,她还设计了“化学趣味闯关”活动——把酸碱盐知识点做成“灯谜”,把实验操作要点变成“闯关任务”,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巩固知识。

有一年中考前,班里一个女生因压力大偷偷哭,曾玲发现后,不仅陪她在操场散步,还送给她一张手写的化学方程式卡片,背面写着:“就像H2O2分解会产生氧气,你现在的努力,终会变成前进的力量。”后来这个女生考上了理想的高中,特意回校告诉她:“老师,您写的卡片我还留着,它一直提醒我要像您说的那样,踏实往前走。”

十年坚守:承校训精神,做基础教育的追光者

十年教学生涯,曾玲没少过辛苦——为了设计一堂优质课,她常熬夜修改教案;为了帮学生补弱,她放弃了多个周末的休息;为了备好中考复习资料,她把近十年的中考题做了三遍。但每当看到学生因听懂一个知识点而眼睛发亮,看到他们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后跑来报喜,她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。

如今,她依然会想起在黄师的日子,想起“厚德博学,力行致远”的校训。她说:“基础教育就像种庄稼,需要耐心等待,需要用心浇灌。我能做的,就是带着从黄师学到的初心,继续做学生化学路上的‘引路人’,做基础教育的‘坚守者’。”

这就是曾玲——一位扎根基层的黄师校友,一位用校训铸魂、用热爱育人的基础教育教师。她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藏着基础教育最动人的模样:以厚德待学生,以博学传知识,以力行践初心,在平凡的岗位上,为学生的成长点亮一盏灯。


WilliamHill威廉 版权所有

地址:湖北省黄冈开发区新港二路146号
电话:0713-8833611 E-mail:huaxue@hgnu.edu.cn